為滿足汽車電子追溯要求,中清航科在切割機集成區塊鏈模塊。每片晶圓生成單獨工藝參數數字指紋(含切割速度、溫度、振動數據),直通客戶MES系統,實現零缺陷溯源。面向下一代功率器件,中清航科開發等離子體輔助切割(PAC)。利用微波激發氧等離子體軟化切割區材料,同步機械分離,切割效率較傳統方案提升5倍,成本降低60%。邊緣失效區(Edge Exclusion Zone)浪費高達3%晶圓面積。中清航科高精度邊緣定位系統通過AI識別有效電路邊界,定制化切除輪廓,使8英寸晶圓可用面積增加2.1%,年省材料成本數百萬。
中清航科飛秒激光雙光子聚合技術:在PDMS基板上直寫三維微流道(最小寬度15μm),切割精度達±0.25μm,替代傳統光刻工藝,開發成本降低80%。中清航科推出“切割即服務”(DaaS):客戶按實際切割面積付費($0.35/英寸),包含設備/耗材/維護全包。初始投入降低90%,產能彈性伸縮±50%,適配訂單波動。中清航科共聚焦激光測距系統實時監測切割深度(分辨率0.1μm),閉環控制切入量。將150μm晶圓切割深度誤差壓縮至±2μm,背面研磨時間減少40%。
半導體制造對潔凈度要求嚴苛,晶圓切割環節的微塵污染可能導致芯片失效。中清航科的切割設備采用全封閉防塵結構與高效 HEPA 過濾系統,工作區域潔凈度達到 Class 1 標準,同時配備激光誘導等離子體除塵裝置,實時清理切割產生的微米級顆粒,使產品不良率降低至 0.1% 以下。在成本控制成為半導體企業核心競爭力的現在,中清航科通過技術創新實現切割耗材的大幅節約。其自主研發的金剛石切割刀片,使用壽命較行業平均水平延長 50%,且通過刀片磨損實時監測與自動補償技術,減少頻繁更換帶來的停機損失,幫助客戶降低 20% 的耗材成本,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構筑成本優勢。
隨著 Chiplet 技術的興起,晶圓切割需要更高的位置精度以保證后續的異構集成。中清航科開發的納米級定位切割系統,采用氣浮導軌與光柵尺閉環控制,定位精度達到 ±0.1μm,配合雙頻激光干涉儀進行實時校準,確保切割道位置與設計圖紙的偏差不超過 0.5μm,為 Chiplet 的高精度互聯奠定基礎。中清航科深諳半導體設備的定制化需求,可為客戶提供從工藝驗證到設備交付的全流程服務。其技術團隊會深入了解客戶的晶圓規格、材料特性與產能要求,定制專屬切割方案,如針對特殊異形 Die 的切割路徑優化、大尺寸晶圓的分片切割策略等,已成功為多家頭部半導體企業完成定制化項目交付。5G射頻芯片切割中清航科特殊工藝,金線偏移量<0.8μm。
8 英寸晶圓在功率半導體、MEMS 等領域仍占據重要市場份額,中清航科針對這類成熟制程開發的切割設備,兼顧效率與性價比。設備采用雙主軸并行切割設計,每小時可加工 40 片 8 英寸晶圓,且通過優化機械結構降低振動噪聲至 65 分貝以下,為車間創造更友好的工作環境,深受中小半導體企業的青睞。晶圓切割工藝的數字化轉型是智能制造的重要組成部分。中清航科的切割設備內置工業物聯網模塊,可實時采集切割壓力、溫度、速度等 100 余項工藝參數,通過邊緣計算節點進行實時分析,生成工藝優化建議。客戶可通過云端平臺查看生產報表與趨勢分析,實現基于數據的精細化管理。晶圓切割后分選設備中清航科集成方案,效率達6000片/小時。嘉興芯片晶圓切割測試
切割冷卻液在線凈化裝置中清航科研發,雜質濃度自動控制<1ppm。淮安碳化硅半導體晶圓切割藍膜
晶圓切割過程中產生的應力可能導致芯片可靠性下降,中清航科通過有限元分析軟件模擬切割應力分布,優化激光掃描路徑與能量輸出模式,使切割后的晶圓殘余應力降低 40%。經第三方檢測機構驗證,采用該工藝的芯片在溫度循環測試中表現優異,可靠性提升 25%,特別適用于航天航空等應用領域。為幫助客戶快速掌握先進切割技術,中清航科建立了完善的培訓體系。其位于總部的實訓基地配備全套切割設備與教學系統,可為客戶提供理論培訓、實操演練與工藝調試指導,培訓內容涵蓋設備操作、日常維護、工藝優化等方面,確保客戶團隊能在短時間內實現設備的高效運轉。淮安碳化硅半導體晶圓切割藍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