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范相關人員使用權限和行為。醫療機構應當為電子病歷系統操作人員提供專有的身份標識和識別手段,并設置相應權限。明確操作人員對本人身份標識的使用負責,不得違規收集、使用、傳輸、透露、買賣患者病歷信息或通過網絡渠道傳播。醫療機構從業人員均應妥善保管個人身份識別介質,依權限規范使用電子病歷信息,并由醫療機構根據工作崗位和工作內容定期更新調整其使用權限和時限。參與見習實習和培養培訓的學生、進修醫生等短期工作人員,需接受醫療機構組織的相關培訓,依權限在教學學習活動中規范使用電子病歷信息,其使用權限和時限不得超過培訓進修學習范圍和時長。醫療機構應當與提供信息系統維護和數據分析服務等業務的外部服務商簽訂嚴格的保密協議和授權協議,明確其訪問電子病歷系統的范圍、目的和期限,并在服務過程中接受醫療機構監督,確保數據安全。支持數據元素綁定、實現了多文檔同步刷新技術。上海中國電子病歷系統(HIS系統)信息系統
從評審實踐來看,醫院從5級向更高級別提升面臨諸多挑戰。數據表明,大多數醫院可在1-2年內完成從0級到4級的跨越,但從5級到6級通常需要2-3年,從6級到7級及以上則需要更長時間。這種"升級減速"現象反映出高級別評審的技術復雜性和實施難度。通過對多家高級別醫院的調研發現,成功實現級別提升的醫院通常采取以下策略:一是以評促建,將評審標準轉化為建設指南;二是重點突破,針對薄弱環節開展專項建設;三是醫工結合,組建由臨床醫生和信息工程師組成的聯合團隊;四是持續改進,建立信息化建設的PDCA循環機制。這些經驗對于廣大醫院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浙江中國電子病歷系統(HIS系統)信息系統支持刪除行、刪除列、表格內插入元素。
傳統病歷需要醫護人員借助紙張、油墨記錄信息,通過一組專業人員手工加工、整理、保管病案。一份病案通常是一疊記有信息的紙。電子病歷需要借助計算機設備轉變成可與人交互的信息形式,結合數據采集、記錄、加工、存儲、管理、傳送等工作完成電子病歷功能。這些工作是通過一套計算機系統來完成的,這個系統就是電子病歷系統。電子病歷系統是電子病歷依附存在的一種計算機系統,電子病歷是電子病歷系統的功能形式或功能統稱。由于比起"系統"概念,醫護人員更關心病歷的內容,而且愿意具體化、形象化,所以通常模糊使用電子病歷系統概念,不管是"系統"還是電子病歷本身,都籠統稱為電子病歷。在電子病歷的有關文獻中,有一個詞叫虛擬病歷(VMRVirtualMedicalRecord)。這個詞有助于理解電子病歷。所謂虛擬病歷是指計算機系統中管理了足夠數量和種類的病歷信息,在需要時,可以完全再現紙病歷的全部內容,但其數據保存方式不囿于傳統病歷形式。需要注意的是,虛擬病歷強調的是計算機化管理的病歷數據對傳統病歷從形式到內容的再現能力。但電子病歷并不拘泥于再現,也不追求再現,而是追求更合理、更高效的形式。這是使用虛擬病歷和電子病歷概念時需要注意的。
HIS系統組成:HIS系統由多個模塊和子系統組成,支持醫院的各種操作和管理需求,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組成部分:患者管理系統(Patient Management System):用于患者信息記錄、登記、預約、診斷和排隊等功能。醫生工作站(Doctor's Workstation):醫生使用的工作站,用于查看患者信息、開***、下醫囑等。護士工作站(Nurse's Workstation):護士使用的工作站,用于查看患者信息、執行醫囑、記錄病歷等。門診管理(Outpatient Management):管理門診患者的登記、就診、收費等。住院管理((Inpatient Management):管理住院患者的信息、床位、醫囑等。醫學影像與放射科(Radiology and Imaging):管理醫學影像數據,如X射線、CT掃描和MRI等。實驗室信息系統(Laboratory Information System):用于管理實驗室檢測和化驗結果。藥房信息系統(Pharmacy Information System):管理藥品庫存、發藥、藥品管理等。財務與會計模塊(Financial and Accounting Modules):用于管理財務、費用、結算等。簡化醫護人員的操作。
3.醫療服務管理:他的系統可以實現醫療服務的全流程管理,包括預約登記、排隊、醫療流程、報告打印等。患者可以通過His系統進行在線預約和支付,避免排隊等候的麻煩。4.藥品管理:他的系統可以實現藥品的全流程管理,包括采購、倉儲、出庫、庫存管理等。醫院可以通過His系統實現藥品的實時監控和調度,提高藥品利用率和管理效率。5.財務管理:他的系統可以實現醫院的財務管理,包括收費、報銷、財務報表等。醫院可以通過His系統實現財務數據的實時監控和分析,及時發現和解決財務問題。危急值分級告警直達責任人 。湖北手機電子病歷系統(HIS系統)
等保三級認證筑牢安全防線 。上海中國電子病歷系統(HIS系統)信息系統
保障全流程可追溯。醫療機構要確保電子病歷系統歷次操作痕跡、操作時間和操作人員等信息可查詢、可追溯。支持通過數字水印等技術手段,確保使用過程留痕。醫療機構共享電子病歷信息時,應有嚴格的授權機制和審批流程,確保信息的安全性和防篡改性。醫療機構接收外單位提供的電子病歷信息時,應對信息來源的合法性、完整性、安全性進行驗證,并參照內部管理要求建立詳細的接收、存儲、使用記錄,實現數據流向可追溯。確保數據安全。醫療機構要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數據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簽名法》等法律法規規定,強化數據安全管理。建立電子病歷信息安全防護體系,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監測電子病歷信息使用情況。定期開展安全評估,對異常訪問或未經授權的操作及時發出警報并通知上級管理人員,有效防范潛在安全風險。上海中國電子病歷系統(HIS系統)信息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