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管理患者管理是HIS系統的**功能之一,涵蓋患者信息的錄入、查詢、修改和刪除,以及患者就診記錄和醫囑的管理。該功能有助于醫院高效地處理大量患者信息,優化就診流程,提升醫療服務效率和質量。具體來說,患者管理功能支持在線預約掛號、電子病歷共享等,能夠維護個人健康檔案,改善就醫體驗,同時促進健康管理的連續性。二、門診與住院管理門診管理:包括掛號、排班、醫生工作站、收費等功能。患者可以通過自助終端或線上平**成掛號預約,醫生則可在工作站查看患者病歷信息并進行診斷。此外,還支持查詢就診病人的檢查報告、門診手術情況,同時提供藥品、門診就診、門診***收費情況、門診病歷查詢、復診預約等功能。住院管理:涉及病案管理、床位分配、護士工作站、醫囑管理等,確保住院患者的護理質量和效率。護士站可以實時更新患者的護理記錄和藥物使用情況,醫生則能快速訪問***的檢驗結果來調整治療方案。此外,還包括對門診病人進行住院預約及查詢住院部床位使用情況,以及入院登記、預交款管理、出院管理等功能。利翔電子病歷系統,圖標色塊區分,模塊清晰。河南中國電子病歷系統(HIS系統)
我國醫院已進入了數字化和信息化時代,大型的數字化醫療設備在醫院中使用,各種醫院管理信息系統和醫療臨床信息系統正在普及。醫院信息化使醫院工作流程發生了改變和創新,并使醫院得到了***發展,也為電子病歷的推廣和應用提供了良好的現實條件。醫院病歷系統既是一個面向醫院管理層的信息系統,又是一個面向科室的信息系統。電子病歷系統面向臨床醫生,滿足醫生日常書寫病歷的需求,它包括病歷書寫、醫囑下達、開檢查、檢驗申請單、查詢報告單、填寫首頁等功能。它將病人在院期間的所有醫療信息通過計算機管理,并給醫生臨床工作提供許多有益幫助,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臨床信息系統。通過電子病歷系統,可以將傳統病案中的大部分內容電子化。電子病歷的應用可以改變病人信息資料的交換與存儲方式,優化醫院服務流程;實現臨床信息系統自動化,比較大限度地滿足臨床醫、護人員應用需求;實現醫院行政管理的信息化和自動化,輔助院領導***掌握醫院各方面情況;為科學決策支持系統建立擴充了新的數據資源。其具體作用主要體現以下幾個方面:[1]江蘇電子病歷系統(HIS系統)建設耗材智能預警避免手術物資短缺。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全國三級公立醫院電子病歷系統應用水平達到4級及以上占比為87.99%,較2022年提升了4.96個百分點。從2024年度電子病歷參評情況來看,三級醫院參與評審占比是35%,二級醫院參與評審占比是62%,其他約3%。從數量來看,2023年度有11096家醫院參評,2024年度有10910家醫院參評。值得一提的是三級公立醫院有3470家,平均級別為4級,二級公立醫院6171家,平均級別為2.84級。全國公立醫院9910家醫院,電子病歷平均水平為3.24級。2024年參評醫院或許是18版高級別電子病歷的“***一屆考生”!
電子病歷系統應用水平分級評價工作始于2011年,原衛生部辦公廳發布《電子病歷系統功能應用水平分級評價方法及標準(試行)》(以下簡稱2011版標準),奠定了我國電子病歷系統評價的基礎框架。這一階段的標準將電子病歷系統應用水平劃分為0-7級共8個等級,主要考察電子病歷系統的功能點覆蓋及完備情況、各功能點的實際有效應用范圍兩大維度,設定了9個醫療工作流程角色和37個評價項目。隨著醫療信息化實踐的深入和技術的發展,2018年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發布新版《電子病歷系統應用水平分級評價管理辦法(試行)及評價標準(試行)》(以下簡稱2018版標準),對評價體系進行了重要調整和完善。新版標準*****的變化是將評價級別從8個(0-7級)擴展為9個(0-8級),新增了***別的"8級",并將9個級別劃分為三個層次:0-3級為初級水平,4-5級為中級水平,6-8級為高級水平。其中,4級作為考察醫院信息系統集成和數據管理的起始級別,標志著醫院信息系統整合和數據統一管理基本功能的初步實現。私有云部署靈活,擴展成本降低50% 。
健全醫療機構管理制度。醫療機構應當完善電子病歷信息系統分級管理制度,規范電子病歷的建立、記錄、修改、保存、傳輸等各環節工作流程,以及使用、管理的權限范圍。建立電子病歷信息使用長效監管機制,預防并及時處置不合理調閱、使用、轉發電子病歷信息等情形,確保電子病歷信息使用合法合規、安全可控。建立應急處置制度,建立健全電子病歷信息泄露場景的處置流程。落實分級管理要求。醫療機構應當根據電子病歷信息的重要程度、敏感級別、使用場景等具體情況,嚴格實施分級分類訪問控制與權限管理。遵循**小可用原則,按照崗位職責、角色任務、使用需求等,明確臨床診療、教學、管理等相關人員分級訪問權限和時限,嚴禁未經授權查閱、復制、傳播或篡改病歷信息。發生就醫診療相關輿情時,要立即封存涉及人員的相關信息,無關人員不得訪問瀏覽記錄轉發。千級設備直連實現生命體征自動入檔。黑龍江云端電子病歷系統(HIS系統)轉型
基因數據融合輔助診療 。河南中國電子病歷系統(HIS系統)
傳統病歷需要醫護人員借助紙張、油墨記錄信息,通過一組專業人員手工加工、整理、保管病案。一份病案通常是一疊記有信息的紙。電子病歷需要借助計算機設備轉變成可與人交互的信息形式,結合數據采集、記錄、加工、存儲、管理、傳送等工作完成電子病歷功能。這些工作是通過一套計算機系統來完成的,這個系統就是電子病歷系統。電子病歷系統是電子病歷依附存在的一種計算機系統,電子病歷是電子病歷系統的功能形式或功能統稱。由于比起"系統"概念,醫護人員更關心病歷的內容,而且愿意具體化、形象化,所以通常模糊使用電子病歷系統概念,不管是"系統"還是電子病歷本身,都籠統稱為電子病歷。在電子病歷的有關文獻中,有一個詞叫虛擬病歷(VMRVirtualMedicalRecord)。這個詞有助于理解電子病歷。所謂虛擬病歷是指計算機系統中管理了足夠數量和種類的病歷信息,在需要時,可以完全再現紙病歷的全部內容,但其數據保存方式不囿于傳統病歷形式。需要注意的是,虛擬病歷強調的是計算機化管理的病歷數據對傳統病歷從形式到內容的再現能力。但電子病歷并不拘泥于再現,也不追求再現,而是追求更合理、更高效的形式。這是使用虛擬病歷和電子病歷概念時需要注意的。河南中國電子病歷系統(HIS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