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管理患者管理是HIS系統的**功能之一,涵蓋患者信息的錄入、查詢、修改和刪除,以及患者就診記錄和醫囑的管理。該功能有助于醫院高效地處理大量患者信息,優化就診流程,提升醫療服務效率和質量。具體來說,患者管理功能支持在線預約掛號、電子病歷共享等,能夠維護個人健康檔案,改善就醫體驗,同時促進健康管理的連續性。二、門診與住院管理門診管理:包括掛號、排班、醫生工作站、收費等功能?;颊呖梢酝ㄟ^自助終端或線上平**成掛號預約,醫生則可在工作站查看患者病歷信息并進行診斷。此外,還支持查詢就診病人的檢查報告、門診手術情況,同時提供藥品、門診就診、門診***收費情況、門診病歷查詢、復診預約等功能。住院管理:涉及病案管理、床位分配、護士工作站、醫囑管理等,確保住院患者的護理質量和效率。護士站可以實時更新患者的護理記錄和藥物使用情況,醫生則能快速訪問***的檢驗結果來調整治療方案。此外,還包括對門診病人進行住院預約及查詢住院部床位使用情況,以及入院登記、預交款管理、出院管理等功能。. 同質化診療標準保障分院質量 。福建2024電子病歷系統(HIS系統)標準
兩版標準在級別要求上也存在明顯差異。2018版標準對各級別特別是4級、5級、6級的功能點要求進行了更為細致的邊界劃分,級別間的區分度更加清晰。例如,2011版標準中的"中級醫療決策支持"原為4級要求,在2018版標準中被調整為5級要求。在評分要求上,2011版標準對5-7級的比較低分數要求分別為140、170、210分,而2018版標準則調整為140、170、190分,新增的8級要求為220分。這種調整反映出2011版標準對7級的要求實際介于2018版標準的7級與8級之間。在評價維度方面,2018版標準新增了"電子病歷系統的數據質量"這一重要維度,強調了數據采集和書寫質量的重要性,并規定"單個項目綜合評分=功能評分×有效應用評分×數據質量評分",使數據質量成為決定**終評分的關鍵系數。此外,醫療工作流程角色從9個增至10個,新增了"信息利用"角色;評價項目也從37個擴充至39個,主要增加了與信息利用相關的內容。河北全國電子病歷系統(HIS系統)落地跨院區會診2小時響應,資源利用率倍增 。
從評審級別的構成演變來看,早期高級別醫院呈現典型的"金字塔"結構——5級醫院占絕大多數,6級醫院數量有限,7級醫院鳳毛麟角。隨著時間推移,這種結構逐漸向"橄欖型"轉變,中高級別(6級)醫院比例穩步提升。截至2024年,5級醫院約占高級別醫院總數的84%,6級醫院約占15%,7級和8級醫院占比不到1%。這種結構變化反映出我國醫院信息化建設整體水平正在向更高層次邁進。特別值得關注的是區縣級醫院的表現。全國有超過幾十家區縣級醫院通過了高級別評審,其中平陰縣人民醫院、太和縣人民醫院、曹縣人民醫院等更是通過了5級評審,創造了縣級醫院信息化建設的**,其成功經驗對廣大區縣醫院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電子病歷(ElectronicMedicalRecord,簡稱EMR)據國家衛生部頒發的《電子病歷基本架構與數據標準電子病歷》中定義為:電子病歷是醫療機構對門診、住院患者(或保健對象)臨床診療和指導干預的、數字化的醫療服務工作記錄。電子病歷是用電子設備(計算機、健康卡等)保存、管理、傳輸和重現的數字化的病人醫療記錄,取代手寫紙張病歷。電子病歷具有主動性、完整和正確、知識關聯、及時獲取等特征,是醫療機構對門診、住院患者(或保健對象)臨床診療和指導干預的、數字化醫療服務工作記錄。智能分診引擎匹配患者與科室。
醫技與藥品管理 醫技管理:涵蓋檢驗科、影像科等部門的工作流程,如樣本采集、報告生成、圖像存檔與通信系統(PACS)等。這有助于不同科室之間高效協作,加速診療過程。例如,HIS系統可以集成醫學影像管理系統,對醫院的影像資料進行統一管理和查詢,方便醫生快速定位和查閱患者的影像資料;也可以與實驗室信息系統集成,實現實驗室檢查結果的自動上傳和查詢,提高實驗室工作效率和數據安全。 藥品管理:包含藥品采購、庫存控制、藥房發藥等環節,確保藥品供應的安全性和及時性。系統支持自動補貨提醒,并能根據歷史數據預測未來用藥需求。此外,藥房管理系統還負責藥品的出入庫管理、庫存管理、藥房盤點、***管理、發藥、付藥統計、統計查詢、藥品效期控制等。基因數據融合輔助診療 。吉林2024電子病歷系統(HIS系統)信息
移動輸液監控減少護士奔波 。福建2024電子病歷系統(HIS系統)標準
從評審實踐來看,醫院從5級向更高級別提升面臨諸多挑戰。數據表明,大多數醫院可在1-2年內完成從0級到4級的跨越,但從5級到6級通常需要2-3年,從6級到7級及以上則需要更長時間。這種"升級減速"現象反映出高級別評審的技術復雜性和實施難度。通過對多家高級別醫院的調研發現,成功實現級別提升的醫院通常采取以下策略:一是以評促建,將評審標準轉化為建設指南;二是重點突破,針對薄弱環節開展專項建設;三是醫工結合,組建由臨床醫生和信息工程師組成的聯合團隊;四是持續改進,建立信息化建設的PDCA循環機制。這些經驗對于廣大醫院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福建2024電子病歷系統(HIS系統)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