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除模板,即獲得具有自然木紋肌理的清水混凝土。本實用新型利用木材的自然紋理做為混凝土的成型模板,使得混凝土成型后具有自然的木紋肌理,從而形成木紋清水混凝土。較之現有技術而言,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特點(1)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模板,不僅結構簡單,制作方便,施工效率高,而且這樣的模板澆筑而成的清水混凝土觀感質量好,其表面的木紋紋理自然、清晰,效果理想,未見起皮、蜂窩、裂縫等現象,表面色澤均勻,未出現收縮縫等現象。(2)由于本實用新型采用外模板對由多塊木板拼裝而成的內模板進行固定,因此不僅提高了模板整體的穩固性和強度,避免爆模現象發生,而且有利于確保施工成型后的混凝土的平整度和垂直度。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的A-A剖視圖。標號說明1、外模板,2、木板,3、分倉縫條,4、單面模板靠架。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說明書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內容進行詳細說明如圖1和圖2所示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木紋清水混凝土模板的實施例示意圖,它包括外模板1和固定安裝于外模板1內側壁上的內模板;所述內模板包括多塊表面帶有自然木紋肌理且相互配合拼裝的木板2。所述外模板1由酚醛樹脂膠合板構成。清水混凝土施工要注意什么?福建共革清水混凝土施工工藝
為滿足國內清水混凝土市場發展需求,于2016年成立了集清水混凝土研發、圖紙深化設計、工程建造、BIM服務、管理咨詢服務一體化的公司----上海共革建筑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公司匯聚了國內清水混凝土行業研發部門、建筑設計、技術管理人才。公司成員見證了國內國外近13年的清水混凝土工程發展歷程:2003年參與了國內清水混凝土公建項目—聯想(北京)研發基地;2006年參與承建了世界建筑大師讓.努維爾設計的(DOHAHIGHRISEOFFICEBUILDING)多哈高層辦公樓項目;2012年參與承建了世界建筑大師安藤忠雄的大型清水混凝土項目----上海保利大劇院。廣東清水混凝土圖片如何修復好清水混凝土?
按板材所需增補板厚標示于木夾板上,再將單元清水模板吊至已放樣墻的位置組立。水平校正模板組立鋼筋組立位置應事前規劃,避免與P-CON位置有沖。垂直背襯加勁材組立,花旗松9*(㎝×7㎝)槽鋼。第二道橫擋背襯材C型(㎝×7㎝)槽鋼。第三道垂直背襯材T型緊結器鐵件置放。第三道加強背襯貫材9*㎝。此道是為加強垂直勁度,及垂直度達100%。運用鐵鏈加鋼管支撐固定模板,即一拉一撐使墻模板更堅固以防灌漿時因震動而造成位移。垂直背襯加勁材組立為避免混凝土灌漿搗實時造成螺絲鬆動,以施打硅利康固定模板外螺桿緊結器的固定螺栓,以防疏忽造成爆模。開口部分(如消防箱、機電管路等)于模板背面相對噴漆標記,以利灌漿時加強搗實,避免蜂窩或粒料分離現象。模板完成后,鋪帆布以維持清潔。樓梯模板組立及預留筋施作樓梯與墻在施工上很難一次澆筑完成,因而我們采取先澆筑墻,樓梯位置墻面預留孔位預留筋,樓梯二次澆筑的方式。同時,梯背兩端部內做凹造形,在視覺上減少樓梯厚重感,從而使建筑看起來輕盈。每3踏步面開一灌漿口以確保灌漿充分。
清水混凝土模板是指按照清水混凝土技術要求進行設計制作的模板,?其表面平整、?光潔,?幾何尺寸準確,?拼縫嚴密,?滿足清水混凝土質量要求和表面裝飾效果的模板。?這種模板用于清水混凝土的施工建造,?其目的是在混凝土施工完成后,?表面不再進行任何涂飾或裝裱,?以保持混凝土原有的肌理和質感。?清水混凝土模板的使用,?使得混凝土在自身凝結硬化后,?一般呈現出灰色,?具有樸實無華、?厚重典雅的特點,?多用于古樸或復古的建筑物中,?現在的應用范圍也變得越來越普遍。上海共革參與的清水混凝土建筑有哪些?
清水模板的使用方法1、頂模:先在腳手架上橫向鋪木方間距約,再縱向鋪木方間距;所澆硂厚度超過200mm時,間距應適當調小。2、墻模:模板先縱向鋪放三根木方,再橫鋪二根木方聯結,留好穿墻螺絲位置,立好斜撐。可橫向用鋼楞連接形成組合式大墻模,也可直接吊裝,便于拆換單塊模板。3、梁、柱模:按尺寸裁開模板,頂留穿墻螺栓位置,柱模可用短腳手架四邊鎖緊,立好斜撐。鋸切1、選用直徑300毫米100齒的合金鋸片,4000轉/分的帶導軌的鋸邊機,鋸邊時盡量保持筆直。2、切割不規則的幾何形狀,可用高速手提電鋸現場鋸切。4、鋸板和鉆孔時板下墊實可減少毛邊。處理使用前應在模板表面均勻涂布一層脫模劑,以便脫模保持表面清潔、延長模板使用壽命、改善混凝土表面質量。清水混凝土的保護、修復怎么做?北京共革清水混凝土性能
清水混凝土應用技術規程。福建共革清水混凝土施工工藝
凝土技術起源于20世紀20年代的歐洲。隨著混凝土應用于建筑施工領域,一代建筑宗師師勒?柯布西埃、密斯把設計的目光從外表裝飾繁瑣的古典建筑風格轉向了對新建筑形式的積極探索和實踐,混凝土材料本身強烈的質感、剛硬性和沉靜的理性,引起了他們的注意,清水混凝土應運而生。6O年代越來越多的清水混凝土出現在西歐、北美、日本等,70年代日本清水混凝土結構盛行。由于戰后日本百廢待興,為滿足巨大的住房需求,日本人省掉了部分混凝土建筑抹灰、裝飾工序而直接使用,日本的清水混凝土技術已經相當成熟。國內,20世紀70年代,清水混凝土技術在預制混凝土外墻板反打施工工藝中(外墻采用現場預制夾芯保溫板、內外兩側采用鋼筋混凝土,要求兩面平滑不再抹灰、一次完成的大模板施工工藝)曾獲得了一定進展,但后來由于人們將目光轉向了裝飾面磚和玻璃幕墻中,清水混凝土技術應用幾乎處于停滯狀態。直到1997年,北京市設立了“結構長城杯工程”獎,推廣清水混凝土施工,使清水混凝土重獲發展。近年來,少量建筑工程如三亞機場、首都機場航站樓、浦東機場航站樓、聯想研發基地等都采用了清水混凝土技術。福建共革清水混凝土施工工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