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示染料力份的字尾:在染料尾注中還常表示染料力份,如100%、200%等。所謂染料的力份是指染料廠家以某一質量分數作為染料力份標準(力份視為100%),其他與之相比而確定的相對濃度。例如50%就是說某染料的力份是標準染料的一半。不同廠家力份標準不一樣,無可比性。染料廠常在染料中加入填充料如促染劑、擴散劑、助溶劑等助劑,使用時應注意。舉例說明:活性艷紅M-8B 150%,“活性”為冠稱,表示活性染料;“艷紅”為色稱,表示染料在紡織材料上染色后所呈現的顏色是鮮艷的紅色;“M-8B 150%”是字尾,其中“M”指M型活性染料,“B”指染料的色光偏藍,“8B”指比“B”藍很多,說明這個是藍光很重的紅色染料,“150%”表示染料的強度或力份。酵素處理棉纖維增加染色吸附位點,天然靛藍得色量提升30%,色牢度達3級。浙江耐溶劑性能染料價位
應用:合成染料工業導致了一場化工技術革新。到了20世紀,合成染料迅速發展,生產品種增多,產量劇增,基本取代了天然染料。合成染料除用于紡織品印染外,還普遍應用于造紙、塑料、皮革、橡膠、涂料、油墨、化妝品、感光材料等領域。溶劑染料是一類可以溶解于有機溶劑的染料,它不溶于水,只能溶解于有機溶劑或油脂之中,我們通常把能溶解在非極性或低極性溶劑(脂肪烴類,甲苯,二甲苯,燃料油,石蠟等)中的染料稱為油溶染料,把能溶解在極性溶劑(乙醇)的染料稱為醇溶染料。目前在塑料上著色用的溶劑染料主要是油溶染料,所以人們也習慣把溶劑染料稱之為油溶染料。山東水溶性染料廠商不同種類的染料產生不同的色彩,甚至同一種染料在不同材料上的效果也不同。
在結合方式上,染料通常是有機化合物,含有碳原子,它們通過化學鍵與基材結合,實現穩定的著色效果。染料在使用過程中一般先溶于使用介質,無論是分散染料還是還原染料,在染色時都經歷一個從晶體狀態先溶于水成為分子狀態后再上染到纖維上的過程。因此,染料自身的顏色并不表示它在織物上的顏色。而顏料則可以是有機或無機化合物。無機顏料通常來源于礦物,具有優良的耐候性和耐化學性;有機顏料則來源于碳基化合物,色彩更加鮮艷。
物體呈現的顏色與其吸收的光波波長密切相關。量子化學原理揭示,分子、原子和離子內部的電子分布在不同的能級上。當這些物質受到光照射時,電子會吸收特定波長的光并發生躍遷。這種躍遷只有在能級差位于可見光范圍內時,我們才能觀察到顏色。對于無機化合物,特別是含有過渡金屬離子的化合物,由于其d軌道在陰離子和其他配體的作用下發生能級分裂,分裂后的軌道能級差通常落在可見光范圍內,因此這些化合物大多呈現色彩。無機顏料則具有優良的耐候性和耐化學性,適用于室外涂料和建筑材料。媒染劑能增強染料與纖維的結合力,提高染色牢度。
常見有顏色的無機化合物,如銅的鹽類或氧化物,雖然顯藍色,但難以在織物上留下持久痕跡。若要利用其顏色,需將其研磨成細粉,并與需染色的物質混合。例如,青花瓷的制作便是在釉料中融入銅料和鈷料,再經窯爐燒結,使色彩固定于釉料之中。補色表展示了光與物體相互作用時產生的顏色變化。當一束光照射到物體上,若紅色光被吸收,我們會觀察到物體呈現青色。若物體能吸收多種光波,我們所見的顏色將是這些補色的混合,例如黃光與藍光被吸收后,物體將呈現紫紅色。若所有光波都被均勻部分吸收,則物體呈現灰色。生物基靛藍通過基因編輯大腸桿菌生產,成本較傳統工藝降低30%,獲2023年綠色化學獎。福建陽離子染料廠家供應
印度班加羅爾仍保留用駱駝糞便固定染料濃度的古法。浙江耐溶劑性能染料價位
酸性染料:在酸性介質中,染料分子內所含的磺酸基、羧基與蛋白纖維分子中的氨基以離子鍵相合,故稱為酸性染料。常用于蠶絲、羊毛和聚酰胺纖維以及皮革染色。也有一些染料,其染色條件和酸性染料相似,但需要通過某些金屬鹽的作用,在纖維上形成螯合物才能獲得良好的耐洗性能,稱為酸性媒染染料。分散染料:這類染料分子中不含水溶性基團,水溶性小,染色時需借助分散劑的作用使染料成分散狀態而使疏水性纖維染色。故稱為分散染料。主要用于各種合成纖維的染色,如滌綸、錦綸、醋酸纖維等。浙江耐溶劑性能染料價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