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茨電缸500批次零拒審的底氣,全寫在二維碼里
客戶一進門,老板就把“底牌”全亮出來:500批次審廠零拒絕的秘密,就藏在邁茨電缸的這條參觀動線里
制造業z怕什么?怕客戶來了,只看PPT,不見真章。江蘇邁茨工業的解法簡單粗暴:把生產線當展廳,把二維碼貼到每臺電缸上,誰來都能掃。500多批客戶走完后,他們把“敢亮家底”寫成了流程,也寫成了故事。
一、傍晚七點,接待從一塊屏幕開始
劉易把客戶第一站定在展廳,不是為了擺闊,而是讓時間倒流。12年,從5臺手工電缸到一年上萬臺,數據在屏幕上自己跑:每走一步,產量、場景、改動記錄全部跳出來。客戶不用記筆記,手機對準屏幕就能錄屏。浙江的王經理當場轉發工作群:“不用講情懷,數字自己會說話。”
二、車間里跑的不是叉車,是“小火車”
裝配區地面貼著隱形軌道,AGV小車像小火車一樣來回送料。劉易故意把速度調到“散步檔”:客戶看得清,小車也穩得住。頭頂大屏實時滾動:哪臺電缸在哪個工位、誰來裝配、幾點幾分完成,全部公開。有人打趣:“這比地鐵報站還詳細。”劉易回一句:“客戶的時間也寶貴,讓他們少猜一步,信任就多一點。”
三、一臺電缸的“身份證”被貼成二維碼
質檢臺前,工人把二維碼貼到電缸外殼。手機一掃,47行信息瞬間跳出:鋼材批次、加工師傅、檢測數值、哪天裝車,一目了然。劉易說:“客戶z怕出事找不到人,現在掃碼就能追到源頭,睡得更踏實。”去年夏天,一家新能源廠半夜產線報警,客戶掃碼查到零件批次,十分鐘鎖定問題,停機時間從半天縮到一小時。
四、會議室搬到機器旁邊
傳統流程:看廠、回會議室、改方案、再約時間。邁茨直接把桌椅搬到智能看板前,客戶提需求,工程師現場調數據,虛擬仿真直接跑動畫。原本3天的來回,1.5小時搞定。王經理當場拍板:“省下的時間,夠我回去多測兩條產線。”劉易笑:“客戶省時間就是幫我們省錢。”
五、燈光暗下來,墻上那行字還在
送客時,廠區外墻“透明工廠”四個大字亮在夜色里。劉易說,這不是口號,是給客戶留的“回形針”:下次再來,還能按原路走,還能掃同一個碼。12年,500多批審廠,沒人被拒之門外,反而三成客戶看完直接簽合同。
制造業的“底牌”過去都鎖在保險柜里,邁茨把它貼在每臺電缸上、寫在每塊屏幕里。劉易不玩神秘,只玩真誠:敢讓客戶看、敢把數據交出去,這份底氣才是z長久的競爭力。下次有人再問“為什么選邁茨”,答案也許很簡單——因為他們先把自己放在了陽光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