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冷設備優先式:蓄冷設備優先式運行策略是指蓄冷設備優先釋冷,超過釋冷能力的負荷由制冷機組負責供冷。這種方式通常用于單位蓄冷量所需的費用低于單位制冷機組產冷量所需的費用。蓄冷設備優先式在控制上要比制冷機組優先式相對復雜些。在下一個蓄冷過程開始前,蓄冷設備應盡可能將蓄存的冷量全部釋放完,即充分利用蓄冷設備的可利用蓄冷量,降低蓄冷系統的運行費用;另外應避免蓄冷設備在釋冷過程的前段時間將蓄存的大部分冷量釋放,而在以后尖峰負荷時,制冷機組和蓄冷設備無法滿足空調負荷需要的現象,因此應合理地控制蓄冷設備的剩余冷量,特別是對于設計日空調尖峰負荷出現在下午時段時非常重要。科學家通過研究冰芯樣本,揭示了動態冰在地球歷史上的分布規律。北京工業動態冰散熱
蓄冰蓄熱空調是利用夜間低谷時段電力制冰或電加熱冰水蓄熱,儲存能量的一種空調系統,在白天用電高峰時段不開或少開制冷機組、供暖設備,利用夜間儲存的能量來滿足中央空調冷、暖負荷需求的一種節費手段。蓄能技術:空調系統蓄能通常采用化學特性非常穩定的水做為蓄能介質,既可以顯熱蓄冷也可以顯熱蓄熱,還可以制成冰潛熱蓄冷。空調系統蓄能應用歷史較長、項目較多、市場占有率較高,非冰蓄冷莫屬。按技術歷史進程排序:水蓄熱→水蓄冷→冰球→冰盤管→片冰→冰晶冰漿。山東冰晶式動態冰節能技術動態冰技術在制冷、空調等行業,已取得明顯成果。
冰蓄冷就是將水制成冰的方式,利用冰的相變潛熱進行冷量的儲存。與水蓄冷相比,儲存同樣多的冷量,冰蓄冷所需的體積將比水蓄冷所需的體積小得多。蓄冰空調設備:冰盤管式系統:冰盤管式系統又稱冷媒盤管式和外融冰。該系統也稱直接蒸發式蓄冷系統,其制冷系統的蒸發器直接放入蓄冷槽內,冰凍結在蒸發器盤管上。融冰過程中,冰由外向內融化,溫度較高的冷凍水回水與冰直接接觸,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制出大量的低溫冷凍水,出水溫度與要求的融冰時間長短有關。這種系統特別適合于短時間內要求冷量大、溫度低的場所,如一些工業加工過程及低溫送風空調系統。
多聯機空調:多聯機空調(Multi-Split Air Conditioning System)是一種高效節能的中央空調系統,它通過一臺或多臺室外機連接多臺室內機,實現對多個單獨空間進行溫度調控。這種空調系統的特點在于:一拖多設計:一臺室外機可以同時連接并控制多臺室內機,適應不同房間或區域的制冷或制熱需求,簡化安裝布局,節省室外空間。智能分配:系統可根據各個室內機的需求,智能分配冷媒流量,實現精確控溫和節能運行。變頻技術:多聯機空調通常采用變頻技術,可以根據室內負荷變化自動調整壓縮機運行頻率,從而達到節能省電的效果。單獨控制:每個室內機都可以單獨開關和調節溫度,滿足個性化需求。安裝靈活:室內機種類多樣,包括掛壁式、嵌入式、吊頂式等多種形式,可根據裝修風格和空間布局靈活選擇。自動化生產流程,減少人為誤差。
蓄冰過程中,制成的冰塊存放在蓄冰池中,在空調需要制冷時,冰塊被自動融化,將融化水通過水泵輸送至空調末端以提供冷源。而制冰時釋放的熱量則通過冷卻塔散發至空氣中。冰蓄冷的應用領域:冰蓄冷技術充分利用了低谷電價和冷卻時的無償冷源,普遍應用于商業建筑、醫院、辦公樓、超市等需要空調制冷的場所。冰蓄冷技術通過制冰和蓄冰的過程,高效地利用了低谷電價和無償冷源,實現了可持續節能。冰蓄冷技術應用普遍,對環保和節能具有明顯的效果。隨著科技的發展,我們有理由相信動態冰的應用將越來越普遍。過冷水動態冰工程案例
動態冰通常存在于南極和北極等極端寒冷地區,具有極高研究價值。北京工業動態冰散熱
動態制冰:該系統的基本組成是以制冰機作為制冷設備,以保溫的槽體作為蓄冷設備,制冷機安裝在蓄冰槽上方,在若干塊平行板內通入制冷劑作為蒸發器。循環水泵不斷將蓄冰槽中的水抽出送到蒸發器的上方噴灑而下,在平板狀蒸發器表面結成一層薄冰,待冰層達到一定厚度(一般在3~6.5mm之間)時,制冰設備中的四通換向閥切換,使壓縮機的排氣直接進入蒸發器而加熱板面,使冰脫落。也就是冰的所謂“收獲”過程。通過反復的制冰和收冰,蓄冷槽的蓄冰率可以達到40%~50%。由于板式蒸發器需要一定的安裝空間,因此動態制冰不大適合大、中型系統。北京工業動態冰散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