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膨脹螺絲使用方法
化學膨脹螺絲(化學錨栓)的使用方法需遵循標準化流程,確保錨固可靠性與安全性。以下是分步操作指南及關鍵要點:
1. 施工前準備
-
工具與材料:
-
電錘(配鉆頭,直徑比螺栓大2-4mm)
-
清孔刷/氣泵(清理孔內粉塵)
-
膠粘劑注射qiang(配混合管)
-
化學錨栓套裝(螺栓+膠管)
-
基材檢測:
-
確認混凝土強度≥C20(低強度基材需加固)
-
檢查孔位無鋼筋/預埋件矛盾(使用金屬探測儀)
2. 鉆孔與清孔
-
步驟:
-
刷洗孔壁3次(尼龍刷直徑比孔小1mm)
-
氣泵吹掃(壓力≥0.6MPa,直至無粉塵溢出)
-
酒精擦拭孔口(去除油污)
-
鉆頭直徑:螺栓公稱直徑+2~4mm(例:M12螺栓用Φ14鉆頭)
-
深度:≥螺栓長度+10mm(預留膠體空間)
-
定位:標記孔位,確保與負載方向垂直(偏差≤2°)。
-
鉆孔:
-
清孔:
3. 膠粘劑注入與螺栓安裝
-
膠體選擇:
-
環氧樹脂(通用性強)、乙烯基酯(快固型)、聚酯樹脂(低成本)
-
操作要點:
-
順時針旋轉插入,速度≤5r/s(排出空氣)
-
螺栓外露長度=螺母厚度+2倍絲牙(確保鎖緊空間)
-
從孔底開始緩慢退qiang,填充量≥孔深2/3(避免氣泡)
-
低溫環境(<10℃)需預熱膠管至20℃。
-
膠管裝入注射qiang:剪切混合管前端20mm,確保膠體混合均勻。
-
注膠:
-
插入螺栓:
4. 固化與負載
-
固化階段管理:
階段 時間(20℃) 操作限制 凝膠期 5-15分鐘 禁止觸碰或施加任何載荷 初步固化 30-60分鐘 可承受自重及輕微振動 完全固化 4-24小時 達設計載荷(依膠體類型)
-
加速固化方法:
-
局部加熱(25-30℃)縮短時間50%
-
使用快固型膠體(如Fischer UBS 15分鐘初步固化)
5. 質量檢測與驗收
-
外觀檢查:
-
膠體溢出孔口(表明填充飽滿)
-
螺栓垂直度偏差≤1°
-
拉拔測試:
-
抽檢率≥5%,測試力=設計載荷的1.5倍
-
持荷時間≥2分鐘,位移量≤0.2mm
-
記錄存檔:
-
施工日志(含環境溫濕度、膠體批號)
-
拉拔測試報告(簽字確認)
6. 特殊場景處理
-
低溫施工:
-
基材預熱至10℃以上(電熱毯包裹)
-
使用抗凍型膠體(如Hilti HVU-S)
-
潮濕環境:
-
孔內噴涂防潮劑(如鋅粉涂料)
-
選用濕固化膠體(如Ramset Red Head)
-
動態載荷:
-
增加膠體填充量至孔深90%
-
螺栓外露段加裝彈簧墊圈
遵循上述流程可確保化學膨脹螺絲的錨固性能達到設計要求,避免因操作不當導致的失效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