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早報 星期六 廣東微靈工科技
8月18日 | 人力資源行業新聞速遞人力資源雜志 新聞匯總
本期導讀太原市現有執業醫師2.6萬余人內蒙古***設立大學生就業創業專項課題兩年一次!醫保“打包付費”將實行動態調整四川德陽市旌陽區:培訓—就業“一鍵達” ***產業人才新生態甘肅嘉峪關:首例通過外地法院訴訟退還失業保險待遇案例靈活就業人員辦理退休 符合條件可提前一月申請
1來源:太原日報太原市現有執業醫師2.6萬余人8月16日,市衛健委發布消息,截至今年6月,全市執業(助理)醫師人數26305人,其中,研究生學歷9142人,占34.75%,大學本科10656人,占40.51%。35歲至44歲醫師是主力軍。
近年來,我市高度重視醫療衛生人才隊伍建設,始終堅持以健康太原建設為主線,在“百院興醫”夯基礎的同時,按照“送出去培養、引進來幫帶、搭平臺發展、提能力興醫”的路徑,強力推進實施“人才**”工程,取得可喜成績。
據統計,截至今年6月,全市執業(助理)醫師人數26305人。按技術職稱分,正高職稱1944人,占7.4%,副高職稱4048人,占15.39%,中級職稱8224人,占31.26%;按年齡分,25歲以下醫師103人,占0.39%,25歲至34歲醫師5013人,占19.06%,35歲至44歲醫師9748人,占37.06%,45歲至54歲醫師5740人,占21.82%;按學歷分,研究生學歷9142人,占34.75%,大學本科10656人,占40.51%。
今后,我市醫務工作者將瞄準前沿、立足實際,對照疾病救治鏈上下游、各環節,加強前瞻性、**性研究,力爭在專業細分領域打造形成一批學科建設小巨人、專科技術單項***,力爭取得更多突破,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堅持中西醫并重,努力實現中醫藥健康養生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推動中醫藥現代化和“走出去”;積極參與醫聯體建設、對口支援、千名醫師下基層等工作,深化家庭醫生簽約服務,主動進社區、進家庭,當好**的“健康管家”。
同時,各縣(市、區)衛體局和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要圍繞人民**看病就醫的新需求、新期盼,為醫務工作者創造良好支持環境,持續推進以公益性為導向的公立醫院“4+1”**,通過**,使醫務人員獲得應有的地位和尊重,**帶動大家以主人翁的姿態擁護和參與**,營造風清氣正的執業環境,讓醫務人員全身心投入本職工作,更好為人民健康服務,為醫務人員干事創業、施展才華提供廣闊天地,打造醫護藥技“金名片”,不斷提升**就醫體驗感和獲得感。(劉 濤)
2來源:內蒙古日報內蒙古***設立大學生就業創業專項課題日前,自治區教育廳啟動2025年度重大、重點及專項課題申報工作,其中,***設立“大學生就業創業專項課題”,進一步提升就業研究學術水平,推動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高質量發展。
據了解,“大學生就業創業專項課題”緊密圍繞我區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實際需求,聚焦就業領域熱點難點問題,單列出人工智能發展對大學生就業的影響研究、內蒙古自治區產業結構與高校學科專業結構適配研究、內蒙古供需對接就業育人項目實施效果研究、高校畢業生就業跟蹤機制研究、構建高校畢業生高質量就業服務體系實踐研究等10項選題方向,為高校教師及研究人員提供重要研究支持。
自治區教育廳相關負責人介紹,鼓勵跨學科、跨部門聯合申報課題,整合高校、企業及行業資源,提升研究質量。希望通過專項課題研究,產出一批緊密結合自治區實際、可操作性強、能有效服務就業工作實踐的研究成果。(記者 劉志賢)
3來源:新華網兩年一次!醫保“打包付費”將實行動態調整新華社北京8月16日電(記者徐鵬航、彭韻佳)根據國家醫保局近日印發的新規,我國將為醫保按病種付費建立病種分組方案動態調整機制,原則上每兩年調整一次。
醫保按病種付費是指通過對疾病診療進行分組或折算分值,實行醫保對醫療機構的“打包付費”。隨著醫療技術的飛速發展,按病種付費也需要動態調整以適應臨床變化。為此,近日印發的《醫療保障按病種付費管理暫行辦法》提出,根據客觀數據、意見建議、臨床特征規律、政策調整變化等因素進行定期調整。
“兩年調整一次的周期,既兼顧了分組方案一定時間內保持穩定,也提高了分組更新與臨床技術發展之間的匹配關系。”國家醫保局有關負責人說。
按病種付費包括按病組(DRG)付費和按病種分值(DIP)付費兩種形式。DRG分組方案調整,在保持主要診斷大類相對穩定的基礎上,重點調整**分組和細分組;DIP病種庫調整,重點包括**病種和綜合病種。
值得關注的是,新規對“特例單議”機制**成章,明確申報特例單議的病例包括但不限于因住院時間長、資源消耗多、合理使用新藥耗新技術、復雜危重癥或多學科聯合診療等,不適合應用病種支付標準的病例。同時,還要求醫保部門暢通特例單議受理渠道,完善工作制度,優化工作流程,簡化上報材料,提升評審效率。
“這釋放了醫保支持醫療機構合理使用新藥耗新技術、收治疑難危重患者的堅定決心。”國家醫保局有關負責人說。
此外,為充分發揮病種結余留用資金的激勵作用,新規明確醫療機構通過規范服務行為、主動控制成本獲得的病種結余資金,可作為業務性收入。
據悉,2019年,國家醫保局啟動按病種付費**試點,目前已基本覆蓋全部統籌地區。(完)
4來源:德陽人社四川德陽市旌陽區:培訓—就業“一鍵達” ***產業人才新生態為積極融入德陽市裝備制造產業發展,旌陽區人社局依托“德智裝備工匠”品牌,靶向對接用人企業技能人才需求,系統化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創新實施“培訓現場變招聘會場”模式,努力跑出技能人才供給“加速度”。
聚焦需求、精細施訓。結合轄區企業用工保障調研結果,針對裝備制造領域技能人才缺口,為期15天的2025年旌陽區首期初級電工培訓班于7月7日順利開班,35名城鎮登記失業人員、農村轉移勞動力等重點群體參加培訓。課程設置深度融合實際崗位需求,通過“理論+實訓”雙模塊教學,強化學員電工技術應用能力,為其投身裝備制造及相關行業筑牢技能根基。
現場直聘、成效初顯。為進一步暢通參訓人員就業渠道,提升培訓實效,7月17日,創新實施“培訓現場變招聘會場”模式,組織中核廣元華飛機電設備安裝有限公司、德陽新盛工程技術服務有限公司等8家合作企業走進培訓課堂,開展沉浸式崗位推介及現場招聘。企業**詳細介紹崗位需求、薪資待遇及發展前景,學員們踴躍交流咨詢。經過企業和學員的雙向互動,18名學員與用人單位達成初步就業意向,“訓后即聘”的轉化成效初顯。
跟蹤服務、賦能產業。緊扣轄區產業發展需求,積極探索“培訓+招聘+服務”一體化技能培訓鏈條,以企業和學員雙向反饋渠道跟蹤培訓后學員就業質量,及時收集意見反饋,不斷豐富培訓工種和層級,精細實施培訓項目。近三年累計開展補貼性職業技能培訓超8700人次,為旌陽區重點產業發展和實體經濟壯大提供了穩定的技能人才支撐。
下一步,旌陽區人社局將統籌校企合作、產教融合等多元路徑,加大本土產業人才培養,提升技能人才供給匹配度與適配度,努力構建“育—用—留”的良性技能人才培養生態,持續為“制造強市”注入旌陽技能新動能。
5來源:嘉峪關市人社局訂閱號甘肅嘉峪關:首例通過外地法院訴訟退還失業保險待遇案例今年以來,嘉峪關市堅決扛起維護失業保險基金安全***責任,以社保基金管理鞏固提升行動為突破口,建立“疑點稽核+實地核查+司法聯動”三位一體監管機制,有效提升基金監管的精細性和實效性,全力守護好人民**的“保命錢”!
周某,男,28歲,戶籍河南,違規重復領取失業補助金5832元。2025年6月,在其戶籍地法院的大力支持下,我市成功辦理首例異地訴訟追回失業保險待遇案件,為維護我市社保基金安全提供了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
強化疑點核查,嚴防社保基金“跑冒滴漏”。2021年1月,周某向市人社局失業保險經辦機構線上申領失業補助金,經辦機構隨即按規定發放2021年1月—6月的失業補助金。2021年6月,經過省廳下發疑點數據反饋,發現周某2021年1月同時在其戶籍所在地領取失業保險金,存在重復領取失業保險待遇情況。市人社局立即啟動調查程序,通過異地函查、信息比對、電話聯系等方式,確認違規事實后,***時間取消其繼續領取待遇資格,將已發放5個月的5832元失業補助金列入違規領取失業保險待遇事項,并依法依規開展追繳工作。
強化府院聯動,打通司法保障“***一公里”。由于周某長期居住外地,溝通協調難度大,傳統追繳方式難以奏效。經與周某反復溝通無果后,2025年6月,市人社局打破慣性思維,創新工作思路,依托跨區域司法協作機制,以“不當得利”案由向其戶籍所在地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申請判決周某退還違規領取的失業補助金。在庭前調解環節中,市人社局工作人員協同法院工作人員仍然耐心為周某做思想工作,向其講明違規領取社保基金的法律后果和社會危害,**終促使周某認識到自身錯誤。8月4日,經當地法院調解,于當日將周某違規領取的失業補助金一次性追繳到位。該案的成功辦結,不僅反映我市在社保監管上的“零容忍”態度,也為今后類似案件的處理提供有力的司法參考。
今年上半年,依托社保基金管理鞏固提升行動,通過下發告知書、電話短信、微信、郵寄律師函、線上訴訟等多種方式,累計追回失業保險待遇53人次,合計金額20余萬元,加快人社部疑點數據動態清零,有力維護全市社保基金安全。下一步,市人社局將以此為契機,持續健全社保基金安全監管體系,強化日常監管,推動司法聯動常態化、數據稽核智能化、實地核查精細化,加大對**騙保行為的打擊力度,進一步提升社保監管的**性和震懾力,切實筑牢社保基金安全防線。
6來源:寧夏日報客戶端靈活就業人員辦理退休 符合條件可提前一月申請近日,自治區社會保險事業管理局就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靈活就業人員退休手續辦理相關事宜作出說明。據介紹,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靈活就業人員申請辦理退休必須符合兩個條件:達到法定退休年齡;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繳費達到規定的比較低繳費年限,即2025年至2029年比較低繳費年限為15年。從2030年1月1日起,每年增加6個月,到2039年比較低繳費年限提升至20年。
靈活就業人員辦理退休手續可通過線下、線上兩種方式進行。無檔案的靈活就業參保人員,依據本人戶籍出生日期提前一個月,自行通過“我的寧夏”App,或在參保地社保經辦機構、轄區街道民生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指導下,通過“我的寧夏”App發起退休申請。實行檔案托管的靈活就業參保人員,依據戶籍出生日期,提前一個月攜帶檔案托管證、身份證、社保卡至檔案托管機構,填寫《自治區企業職工退休審批表》等材料,經檔案托管機構初審后向參保地社保經辦機構報送審核。
自治區社保局提醒,參保人員可以通過國家發布的延遲法定退休年齡對照表或人社部網站、電子社保卡App等渠道查詢自己的法定退休年齡和對應的退休年月。如果本人達到基本養老保險比較低繳費年限,可以自愿選擇彈性提前退休,但提前時間**長不超過3年,且退休年齡不得低于國家原法定退休年齡男職工60周歲及女職工50周歲、55周歲。 (寧夏日報記者 馬照剛)